白梅花
• 阅读(18)人看过
白梅花介绍

【汉语拼音】:baimeihua
【加工采集】:1~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,摊置席上,晒干。雨天可用炭火烘干。
【功能主治】:舒肝,和胃,化痰。治梅核气,肝胃气痛,食欲不振,头晕,瘰疬。
①《本草原始》:"清头目,利肺气,去痰壅滞上热。"
②《百草镜》:"开胃散郁。煮粥食,助清阳之气上升。"
③《纲目拾遗》:"安神定魂,解痘毒。"
④《饮片新参》:"红梅花清肝解郁,治头目痛;绿萼梅乎肝和胃,止脘痛,头晕,进饮食。"
【性味】:酸涩,平。
①《纲目》:"微酸,涩,无毒。"
②《百草镜》:"性寒。"
③《食物宜忌》:"味酸,涩,性平。"
④《饮片新参》:"苦微甘。"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0.8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敷贴。
【药用部位】: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。植物形态详"乌梅"条。
【来自何书】:《纲目》
【常见药方】:①治咽部梗塞感(但无阳性体征):绿萼梅二钱,橘饼二个。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唇上生疮:白梅瓣贴之,如开裂出血者即止。(《赤水玄珠》)
③治瘰疬:鸡蛋开一孔,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,封口,饭上蒸热,去梅花食蛋,每日一枚,股七日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④预稀痘疹:每年腊月清晨,摘带露绿萼梅蕊一百朵,加上白糖,捣成小饼,令食之。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
⑤治疽已出未出,不起不发,隐在皮肤,并治麻症斑症:梅花一两,桃仁、辰砂、甘草各二钱,丝瓜五钱。为末,每服五分,参苏汤下。(《赤水玄珠》)
中药分类: 其它中草药 利水渗湿药 安神药 平喘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拔毒生肌药 收涩药 止咳化痰药 止血药 泻下药 活血化瘀药 消食药 涌吐药 清热药 温里药 燥湿止痒药 理气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补虚药 解毒杀虫药 解表药 驱虫药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http://www.wangwin.net/item/9155.html